風油精和清涼油都是夏季家中常備的藥品,有時大家還會將兩者互相替代使用,但實際上,二者是有區(qū)別的哦~
清涼油、風油精成分、功效有差異
01 成分差異
①風油精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腦、水楊酸甲酯、樟腦、桉油和丁香酚;
②清涼油的主要成分薄荷腦、薄荷素油、樟腦、桉油、丁香油、肉桂油和樟腦油。
02 功效側重的不同
①風油精中含有水楊酸甲酯,這是一種具有解熱鎮(zhèn)痛抗炎作用的西藥,被蚊蟲叮咬后出現(xiàn)的皮膚炎癥反應,用它最有效。
②清涼油成分側重點在樟腦和樟腦油,對于頭暈、鼻塞、中暑等癥狀有一定功效。
03 二者不能聯(lián)合使用
因為這兩個產(chǎn)品不管是成分還是功效,都有重合之處,不管是先后涂抹還是將兩者兌在一起涂抹,都有可能因為藥物過量,而產(chǎn)生更多刺激癥狀和副作用。
風油精及清涼油的具體用法
01 風油精
風油精有較好的解暑避邪作用,具有獨特的植物性芳香氣味,掩鼻吸入可提神醒腦,又可祛暑避濁。
外用涂抹可消炎、鎮(zhèn)痛、清涼、止癢、驅(qū)風。
寒性腹痛:風油精治療因受涼、過食冷飲等引起的寒性腹痛時,將數(shù)滴滴在肚臍(神闕穴)內(nèi),外用傷濕止痛膏或普通膠布覆蓋,可起驅(qū)寒止痛作用。
小兒高熱:風油精治療小兒高熱時,可用1毫升風油精,加20毫升~30毫升冷開水,搽浴患兒四肢、背部、腋下及腹股溝處,15分鐘后第二次搽浴。30分鐘后體溫基本恢復正常。
腳癬:可用溫水將腳清洗干凈,擦干,如有水泡者,可先用針灸針將其刺破,然后用藥棉吸凈,再用風油精每日1次~2次涂擦患處,一般三五日即可見效。
小兒手足尋常疣:可每日涂抹風油精數(shù)次,涂完1瓶,一般即可治愈。
注意:由于風油精中的樟腦具有強刺激作用,因此孕婦、產(chǎn)婦及嬰幼兒禁用,且風油精也禁用于皮膚破損者和深Ⅱ°以上的燙傷患者。
02 清涼油
清涼油具有清涼散熱、醒腦提神、止癢止痛的功效。
本品為外用藥,外搽太陽穴或患處可防治中暑頭痛、風熱感冒頭痛、風濕關節(jié)疼痛,并可治療蚊蟲叮咬。
受寒腹瀉:可取黃豆般大小的清涼油,涂在肚臍反復搓擦,另取清涼油適量,在尾骨端與肛門間涂擦。
風濕疼痛:治療由風濕引起的腰、腿、筋骨等關節(jié)疼痛,可用清涼油在疼痛處或附近關鍵穴位上涂抹即可。
輕癥中暑:中暑后易出現(xiàn)心慌口渴、頭暈乏力、 精神不振 、惡心嘔吐等癥狀,這時蘸取少許清涼油按揉陽白穴、迎香穴可緩解不適。
注意:使用清涼油時切勿觸及眼睛、口腔等黏膜,皮膚破損處忌用;孕婦慎用;涂藥部位如有明顯灼熱感或瘙癢、局部紅腫等情況,應停止用藥,洗凈;過敏體質(zhì)者慎用。